網路銀行安全爭議再起

不是駭客,也能讓SSL破功?

網路銀行使用者帳戶遭入侵,盜用百萬餘元,雖然銀行願完全承擔損失,但網路銀行安全與便利難兩全的問題再度浮上檯面,消費者自求多福之道,恐怕只有看緊電子錢包。

四月中旬,一名失業的電腦工程師破解網路銀行用戶的代碼及密碼,侵入世華、華信及中國國際商銀三家銀行所開立的帳戶,進行網路轉帳並盜領。網路銀行業者認為,在此次事件中,客戶可說完全無辜,而根據財政部版的網路銀行定型化契約,銀行必須對客戶損失負起全責。

據了解,這些銀行都是採取SSL(Secure Sockets Layer)做為網路交易的安全機制,客戶只要在網路銀行網站上輸入「身分證字號(ID)」、「網路代碼(Login name)」及「網路密碼(Password)」這三項資料,透過SSL將上述資料加密成為亂碼後,傳送到網路銀行主機進行驗證,一旦驗證無誤即可登入系統進行轉帳及各項金融交易。由於SSL較其他的網路安全機制簡單便利,所以廣泛使用於大多數的網路銀行、網路券商與購物網站,但是安全性也受到質疑。

目前網路安全機制大略可分三種,除了SSL外,還有SET(Secure Electronic Transaction)及Non-SET(見表)。

...本文未結束

免費訂閱!
商周最新出刊報‧隨時掌握最新趨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