限時免費

來無影,去無蹤

我們家院子有一種我叫不出名字的花,白花藍心、形狀像蘭花,「她們」的行徑很奇怪。

「她們」有兩「怪」,其一是花期只有一天,白天綻放,晚上縮成白色的小蓓蕾,隔天整個花朵不見,好像被吞進莖部。我百思不解的是,「她們」的花莖很細,花朵是怎麼縮進去?第二怪是開花時間的統一性。我們家共有五叢,分種在不同角落,有一叢甚至種在石牆外。玄妙的是,「她們」大約一星期冒出頭一天,你根本猜不到是哪一天。但這五叢花似乎彼此能打暗號,當開花日一到,「她們」一定整齊畫一的綻放花朵,最後整齊畫一的縮回「家」。很奇特吧?

這種「來無影去無蹤」的花,春天暖和了,她想跳出來看看世界,你就看得到她。哪一天,天氣熱得讓她受不了,她可能縮回去「避暑」,再不想出來了。

觀察花朵,看到大自然界的難測,也看到世事的多變。從某種角度看,危機的行跡也是如此,也是來無影去無蹤。

不過,再更細緻一點描述危機的形成,也不盡然如此。危機形成之前,叫做風險,風險沒有規避,就會產生危機,危機沒有處理妥,就會釀成災難。它形成的過程是,風險、危機、災難。

多數人(包括企業與個人)不認為,自己會那麼倒楣碰到危機,於是並沒有風險評估與規避,當危機來臨時,驚慌失措,一輩子努力化為灰燼。

正如這期《商業周刊》封面故事所述〈當成就遇上危機,結果不是○,就是一○○〉(由資深撰述周啟東執筆)。危機不完全無跡可循,當它發生時,你覺得倒楣。但深刻省思,這是否可循跡預防?

就像上述的花朵,我想,她的開花時間應該與氣候有關,只是我不知道罷了。就像SARS病毒對人類的反撲,也反映了人類過去的某些行徑。危機敲門之前,如何避免;危機降臨之後,如何處理。這兩大課題,考驗人們的智慧。

文末,引用台大管理學院院長柯承恩接受《商業周刊》訪問的談話,一個組織碰到危機時,就如同一艘在風雨中的船,如果在危機中都無法凝聚共識,組織就會面臨崩潰。反之,正是轉機的開始。

本文完
免費訂閱!
商周最新出刊報‧隨時掌握最新趨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