限時免費

孔雀與工蜂

「孔雀與工蜂」原本是這期封面故事的標題。

中國人一向被認為是「沉默的工蜂」,不太積極推銷自己,只謙虛的希望努力工作能被發現。

我最近與ING安泰人壽總裁潘燊昌訪問時,他也談到這個現象。他說,跨國公司的最高層不太看得到華人的原因,正在於華人太拙於表現。老外並不常與你相處,平常看不到你的工作能力,只有在開會時,但這個場合的華人經常沉默,讓老外根本忘記你的存在。中國人總認為多做少說,早晚能讓老闆看到。等啊等,等到機會來臨時,人都老了。機會就輪給年輕人了。

最近的一份調查也顯示相仿情況。《財星》雜誌五百大公司中,只有一%的亞太裔董事,但以人口比率來看,亞太裔占美國人口比率卻高達四%。我雖然心裡有底,但看到後還是深深惋惜,數字的落差,反映深層的民族性格。華人的問題不在於能力,在於個性,在於價值觀。

相較於工蜂,孔雀是另一種性格的特徵。在中國人的價值觀中,總認為孔雀太張揚。中國人詮釋成功這件事的能力包括勤奮、聰明、專業、人脈等,但不包括表演力。表演力,似乎只有藝人才該修的功課,怎該是職場者花太多心力的事。

確實,表演力,不是一個成功者必備的核心能耐,卻是從A到A+的加分題。學習當孔雀,多數的中國人都要進行性格與價值觀的顛覆。當然,事情不能本末倒置,沒工蜂的勤奮性格,只有孔雀的表演力,戲還是唱不久的。

看完這期封面故事後,我心有所感,立即打了一通電話給林莉工作坊,預約六月十八日「成長與成功」台中場次演講的化妝。想一想,主持演講除了掌控現場的能力外,儀表可能更是關鍵。我們文字工作者,最不重視的就是外型。不過,從這次調查發現,人們對你的印象竟有九三%是來自外型、肢體語言與語調,既然如此,還是要從善如流才好。

這期封面故事的執筆者是郭奕伶,她過去的作品包括「劉海若──不放棄的奇蹟」、「一個台灣兩個世界──貧富差距」、「人脈存摺」,都引起很大回響。這次的「作秀是個好習慣!」我想也同樣會引起很多的討論。

本文完
免費訂閱!
商周最新出刊報‧隨時掌握最新趨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