限時免費

一笑泯恩仇

這篇文章的標題,原本我想下:回頭望芝麻。

先講一個陳年往事,這是我在討論這期封面故事的編輯會議上,想起的。

我與《時報周刊》前任副總編劉素華是國中時期很要好的同學,難得的又在高中同窗三年。六年的殊緣,後來卻不相往來,同室不語。因為什麼大事?大約是她說了我童年的偶像陳莎莉,很不中聽的批評。幼稚吧?一段友誼,就因為一粒芝麻而生變。但是,別笑,在那當下,我們都認為這是深仇大恨。若干年後,回頭望這粒小芝麻,兩人都不禁莞爾。也惋惜,共同走過六年,我們多半時間竟如陌路仇人。

現在,我們重拾往昔友誼。只是,她到北京工作了,再見面都不易。

想想每個人的人生道路,生活或工作上,不乏上述的芝麻仇。當下,當事人都覺得「那粒芝麻」比地球還大,事實上,心若不執著,時間會沖淡很多怨。

這期《商業周刊》「打造你的隱性競爭力——道歉的力量」,我們從《哈佛商業評論》今年首度以「道歉」為主題研究,為切入點,探討它在商場上的力量。

二十一世紀的今天,道歉,已登上學術廟堂。為了研究道歉,麻州大學沃斯特分校校長兼醫學院院長拉瑞爾(Aaron Lazare),更費時十年,調查一千個道歉案例,在前年九月發表了《論道歉》(On Apology)一書。

這位道歉學專家的結論是:道歉,太難了!

道歉,知易行難。否則,也不會一個個美國上市公司執行長因為道歉不當,被迫下台。他們愚蠢嗎?當然不是,但他們敷衍。反看最近的駙馬爺道歉,也是一樣。總統女婿趙建銘在電視攝影機面前向社會、民進黨、總統九十度三鞠躬後,卻沒有換來輿論同情,反而在隔日招致逾四百則的撻伐評論。

趙建銘鞠躬,錯了嗎?

錯,不在彎腰,而在誠意不足。有多少人會認為,他是真心悔過?如果,趙建銘有勇氣拋開台北的名與利,帶著妻小到非洲、台灣偏遠鄉村行醫。我想,會贏得較大的尊重。問題是,如果不是發自內心很深的反省,他是做不到的。道歉,這事,終究假不了。

本文完
免費訂閱!
商周最新出刊報‧隨時掌握最新趨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