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同身受,哀矜勿喜

台灣首富郭台銘的富士康廠,因為工人自殺連十一跳,而成為海峽兩岸媒體共同關注的話題。大陸媒體及群眾有他們特殊的背景、情緒、情境,我們不便置喙。但台灣政府、企業界及社會大眾,似乎不宜像過去炒作首富的花邊新聞般,用看熱鬧與八卦的心情,來看待這個嚴肅的社會及經濟問題。

首先,富士康的連十一跳事件,必然事出有因,絕不宜托付風水、命理之說。應冷靜、客觀的從經濟、社會及文化、管理層面仔細分析,其中可以明確追溯的原因,應是台灣高效率的流程管理與成本控制,這套傲視全世界的工廠管理模式,移植到中國大陸之後,被大規模擴大,再加上大陸特有的嚴密控制社會,質變成動輒數萬人、數十萬人的軍事化生產管理模式。以鴻海集團龍華廠區總計四十萬人的規模,全部都是年富力強的年輕人,如果不是用極嚴密的管理,更不可能運作。

更正確說法是,這套嚴密的生產管理模式,是勞力密集台商的核心競爭力所在,動則數萬人的台商工廠所在多有,而自殺等意外,不只在台商中常見,在大陸的大型工廠中也屢見不鮮(深圳大陸知名的華為,員工四萬餘人,近年也有六起自殺)。所以台灣企業界、台灣人對富士康十一連跳事件,應感同身受,哀矜勿喜,而不是直覺的眾口鑠金、千夫所指、落井下石。

...本文未結束

免費訂閱!
商周最新出刊報‧隨時掌握最新趨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