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海繁華

老上海的百年蛻變

上海以「女性」、「洋」、「商」等元素,改變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秩序和價值觀,也在追求現代化中,勾勒出中產階級的浮世繪。

一八五三年,太平之亂爆發於中國西南部的山區,隨即向湘江流域奔湧而下。他們攻占了清廷在長江上游的要塞——武漢,將總督府洗劫一空,搜括了兩百萬兩白銀。叛軍因此大振,隨即向東攻下一座又一座城鎮,追隨者的隊伍擴大到好幾萬人。他們占領了南京,宣布為「太平天國」首都,隨後繼續攻占長江下游的總督所在地——蘇州。因詩歌、教養、頭銜和財富而聲名顯赫的蘇州權貴,在太平軍襲擊前就逃之夭夭。許多人湧入上海避難,不僅使城市人口倍增,也不得不成立新單位,以管理租界的衛生、住房、工務和救濟事務。

一八五六年的一個美好春日,葛元煦這位離家逃難的蘇州貴族,在靠近南市的市集上閒逛。透過木頭籠子和箱子的柵欄,他目不轉睛的盯著裡面的鸚鵡、鶴、鴛鴦、孔雀、鹿和豹。農產品攤位展示出光彩奪目的豐收色彩:葡萄、荔枝、蜜柑、杏仁、腰果、椰棗、李子、栗子和石榴;還有很多進口的植物、樹、魚、鳥、水果和乾果,大多有著複雜且多音節的外國名字。市場上看起來什麼都有:人參和巧克力、鐘表和印章、玻璃球和佛珠,以及解剖圖和針灸圖。這些貨物豐富了餐廳在菜單和烹調的選擇,增加家庭和園林的情趣,也引進了醫療的新處方,還有快樂,總的說來,增強了消費的想像力。

同時,上海人的行為舉止也讓人側目。儘管長期情感上屬佛教,一些「一無是處」的惡棍仍「明目張膽」擺出切開的牛肉售賣。他們的顧客用刀和叉子,吃三分熟的牛排。人們對精心製作的牛排和紅酒套餐反應剛好分為兩邊,既有對西方禮儀的刻意讚嘆,也有對菜肴不自覺的恐懼。

...本文未結束

免費訂閱!
商周最新出刊報‧隨時掌握最新趨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