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每天有一.五個醫生被告,全球之冠

受夠醫療訴訟 醫生改當律師自救

年初醫糾法草案送審,但醫界早已掀起法律進修熱,全台有一百五十名學法的醫生,在醫療糾紛中自保並救人。

蘇嘉瑞同時有醫師和律師袍,能在醫院救病人、在法庭救醫生。

蘇嘉瑞同時有醫師和律師袍,能在醫院救病人、在法庭救醫生。(攝影者.賴建宏)

三百六十行出現了「律師醫生」這個行業。越來越多醫生放棄高薪,重回學校當學生,立志學法律。目前擁有醫學、法律雙背景的醫生,全台超過一百五十人。東吳大學法學院院長洪家殷指出,目前該院在職專班學生中,醫生便占有五分之一,其中四○%的入學原因都與醫療糾紛有關。

今年初,醫療糾紛因「醫糾法」草案送審,再度成為醫界的話題。簡稱為醫糾法的「醫療糾紛處理及醫療事故補償法」草案,立法目的在將醫療過失的刑責合理化,界定「過失」定義,減輕醫生的壓力。

醫糾法的誕生,與台灣身為「醫療糾紛之島」有關。根據衛生署醫審會醫事鑑定小組統計,台灣每年約有五百六十件醫療糾紛鑑定案,相當於每天有一.五名醫生被告,醫生「犯罪率」堪稱世界之冠(編按:起訴機率是日本的十三倍、美國的四百倍),也讓新進醫師對「出事率」高的婦產科、兒科、內科、外科與急診,避之唯恐不及,間接使這五大科醫生紛紛求去,「五大皆空」現象加速惡化。

...本文未結束

免費訂閱!
商周最新出刊報‧隨時掌握最新趨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