限時免費

格局

要如何同時獲得全球首富、亞洲首富的青睞?

本期封面故事的發想緣起,來自一個三十三歲年輕人。在全世界成千上萬想敲開首富大門的創業家中,他如何取得比爾‧蓋茲、李嘉誠的背書,甚至被譽為「形塑未來食物樣貌」的關鍵人物?

植物蛋,是這位年輕人的創業之作。他利用從豆類萃取出來的蛋白質成分,製作成口感跟真雞蛋一樣的植物蛋。他計畫,在未來五年之內,改變人類三千年來吃雞蛋的習慣。

這技術很難嗎?這發明是新的嗎?答案是否定的。那為什麼這概念會被首富埋單?

不只是他,另一家植物肉的公司,也同樣獲得首富的投資與背書。這兩家公司的共同點都是,把糧食來源從動物轉為植物;他們發明的植物蛋、植物肉,既可提供人類同樣的營養,又大幅提高能源的轉換效率,並降低對於環境的破壞。

然而素食餐廳裡所供應的素雞、素鴨也是植物做成的,為什麼首富不來投資?

看問題的格局,是關鍵。素食業者的格局局限於素食者,上述創業家是這樣看問題的:如何解決非洲的糧食危機?如何改善全球暖化?

當看問題的格局不同,即便製造的是相同產品,其衍生出來的產業鏈結構、市場需求樣貌便不同,影響力也迥異。

同理,人們的聰明才智差異有限,但為什麼最後的發展差異卻總可擴大到百倍、千倍以上?

格局,形成結局的差異。一個人的格局,來自視野與胸襟;當視野既高且遠,處理事情就不易受短線波折的羈絆;當胸襟既寬且深,那麼,面對人時就不受一己好惡之影響。因此,即便聰明才智近似,格局大者總能闖出更大的成就。

但格局從何而來?經歷與體驗,形塑了一個人的格局。

就像那位三十三歲的創業家,若非先有在非洲七年的社會救援經歷,後有解決人類糧食危機的體驗,他就不可能形成「正在重新發明食物」的大格局。因此,足夠多的經歷,形成足夠深的體驗,方能有大格局的產生。

七合一的選舉年,政治新聞熱鬧有餘,但誰的格局較大,較能帶給社會正面力量?檢視其過去的經歷與體驗,格局大小,其實有跡可循。

本文完
免費訂閱!
商周最新出刊報‧隨時掌握最新趨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