限時免費

賣台灣人情味》不靠政府補貼,鋪出一條青年返鄉路

敢4年漲6倍體驗價!宜蘭阿嬤打造歡樂有機村

旅人付高價,要的是永續美景 行健村農業與觀光通吃,吸引遊客來騎單車、找梅花鹿拍照。讓當地農民收入倍增、青年返鄉,關鍵推手就是張美阿嬤(左4)。

(攝影者.程思迪)

當國內旅遊不再是賣「沒來過」,而是賣文化、賣體驗,讓旅人流連忘返,一來再來;這個良性循環,也能鋪起一條,讓遊子返鄉的路。

在宜蘭三星鄉,就有這樣一個串起農業、旅遊、青年返鄉的故事。

行健有機農產生產合作社

(攝影者:程思迪)|放大原圖

十年前,阿嬤爭補助做轉型
被官員一句「你就做不大」打回票

更難得的是,起初他們靠政策補助做農業轉型,其後卻很有意識的「斷奶」獨立,勇敢提高定價,四年漲價六倍,旅客卻熱烈埋單。他們是怎麼做到的?

它就是行健有機村,是宜蘭縣的第一個有機村,鄉民平均年齡約六十五歲。近年,它從農事體驗進化到特色觀光農場開設,觀光名聲還帶動農產銷售,吸引冠德建設等客戶下單契作,以最具規模的有機米為例,過去四年銷量成長高達七三二%。

成立:2010年
主席:張美阿嬤
地位:宜蘭第1個有機農村
生態圈:農事體驗、觀光農場、三星落羽松、安農溪單車道、民宿與飯店


今年高齡七十多歲的行健有機農產生產合作社主席——張美阿嬤,是讓這個老農村翻身的關鍵推手。

時間回到二○一○年,當時身為村長的張美阿嬤發現,農夫種有機稻米,不用花錢買農藥,售價還比傳統米好一倍,是對農夫、土地、消費者都好的耕作方式,促成她想改革自家農村生態。

當她為村民發聲,向政府爭取發展有機農業的補助經費時,面對全縣上百個農產合作社都嗷嗷待哺,她第一時間吃了閉門羹,「官員說:『你就做不大,做大就會被看到,就會有補助。』」她轉述。

「不能都靠別人,也要會自己大漢(台語,長大的意思)。」官員的大小眼,讓她下定決心,要讓全村變強。

她開始自己改吃售價貴一倍的有機飲食,並租下農地,自己帶頭做給村民看。第一年,因為只有她的田不灑農藥,結果鄰田的福壽螺、害蟲全都擠到她的田裡吃光她的稻子,她質疑自己:「我幹嘛要做這個?這麼難做!」

但她有農夫不怕日曬雨淋的韌性,更積極參加上百場有機耕作講座,並與村裡有興趣挑戰有機耕作的農夫討論、實驗,最後還找來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協助,才摸索出養魚吃福壽螺等生態耕作模式,讓稻田裡的生態秩序回復,並讓土地更肥沃。

現在行健村的有機米售價比起傳統稻米,價格高一倍以上,而且有多達三十多位農夫響應。有機農地面積在四年內暴增二八八%,規模近七十公頃,是宜蘭第一個具規模的有機農村。

比起許多農村是由上往下推動有機種植,「我們是由下往上、自己想做,更難得。」行健有機農產生產合作社經理陳昱杰說。

張美領軍的行健有機農產合作社,因為做出成績,終於成為官員眼中的「做大」,二○一六年拿到政府三年補助,這筆錢除添購農機外,也是行健村開始觀光發展的關鍵經費。

十年來,戒斷政府補助奶水
咬牙不走低價,活動反週週被秒殺

當時,一次礁溪老爺酒店的農事體驗合作活動,讓苦於「農民很會種田,但不會賣東西」的張美發現,這有助於農產品銷售的新通路,因此拿補助結餘來發展觀光,就這樣開始農產市集與農業體驗活動。

一開始因為有補助奧援,農事體驗與午餐DIY的半天活動,一位小孩與一位陪同父母,試營運時只收五十元,在網路社群一炮而紅;其後正式營運提高到一百元,還是每週活動都秒殺。

國旅發展協會理事長賴俊傑指出,這種農事體驗觀光,大多靠補助做生意,不僅容易一窩蜂,熱潮一過就大崩盤,而且普遍打低價策略,不敢反映成本與價值,經常補助一取消,就做不下去。

張美團隊也深知,靠補助、低價,無法長期經營,隨著政府補助逐年減少到斷炊後,農事體驗收費則漲到三百五十元,短期來客確實減少逾兩成,但由於合作社內有「靠補助是一種擔憂」的共識,因此堅決反映成本,既然漲價,就不再走回頭路,現在遊客陸續回流,活動滿額。

怎麼讓遊客埋單?答案是:農村的人情味與更靈活的產品組合。

「他們賣的是農民的人情味,就很像農村會互相送菜給鄰居,當地農夫常常當天採收什麼農作物,就拿來給消費者加菜。」採訪時,一位常客康小姐對我們說。

其實農夫主動加菜,就跟麵包店免費試吃雷同,只要產品好就會更容易被認同,相對漲價的反彈也會降低。

行健村的漲價能被接受,關鍵在於多數農夫早就因為本業成功轉型,帶動收入提升,更願意回饋旅客。

再者,農夫過去是常被看低的職業別,但這群農夫因為有機的新專業,而被旅客尊稱為老師。這種成就感,讓他們更願意分享成果,這出自內心的人情味與熱情,贏得旅客認同,也降低對價格的計較。

而外在的環境,也對這小村落有利,周邊的三星落羽松、安農溪自行車景觀步道等景點,變成打卡大熱門後,帶動人潮進入行健村旅遊;另一方面,學會旅遊服務專業的農夫們,陸續開設三到四間不同特色的農場,例如梅花鹿主題農場,就讓當地除了農事體驗又擴增為畜牧體驗,使遊客有新玩法。

連農事體驗本身,也會按照不同節令而改變。例如巡田水、插秧、烤地瓜、採玉米筍十多種活動,讓小朋友樂此不疲。

過去最缺乏的住宿,近期開始有露營區業者入駐,吸引遊客待得更久。而這一連串的改變,也鋪起了一條遊子返鄉的路。

現在,四十五位的社員中,有三分之一,是四十歲以下的青年,包括北部知名有機品牌的行銷,都陸續回流。他們返鄉後的收入,不比在都會差,產生的邊際效應,卻比在都會做小螺絲釘更大,也讓高齡化、少子化的困擾,在這個有機村內,逐步改善。

一位阿嬤村長捲起袖子,帶動一個村落的改變,當村民展現信心,就能找到未來的路。台灣要發展在地旅遊,終究要回到,人與土地的價值,唯有深耕特色,才能良性循環,生生不息。

本文完
免費訂閱!
商周最新出刊報‧隨時掌握最新趨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