限時免費

台灣最「不性感」,但最有耐性的轉型企業

台達電十年磨亮電動車、5G 它是下一座護國神山?

台達電世代傳承8年多,如今正顯現轉型成效。左起為台達電董事長海英俊、創辦人鄭崇華、執行長鄭平。

(來源.本刊資料)

「台達電、台積電只差一個字,但都是台灣的護國神山,」今年初的一場聚會上,廣達董事長林百里點出台達電的關鍵位置。

先不論台達電在電源產業世界第一的地位,去年它的營收、獲利屢創新高。股價一年內大漲一倍,衝破三百元價位,研究機構Aletheia更喊出高達四百元的目標價。

市場看好它,原因無他,去年大爆發的電動車、5G行動網路,疫情中大成長的資料中心、工廠自動化,全都跟台達電有關。Aletheia就預期台達電在未來三年內,電動車營收將是今日的四倍。

同樣是電源雙雄,台達電跟光寶股本幾乎相同,但今日台達電的市值是光寶的六倍,台達電曾在網路泡沫化後,經歷長達五年,股價在三十元到五十元徘徊的低谷,卻在這次疫情當下收成。當過台大EMBA執行長的管理名師李吉仁,實際深度研究過鴻海、宏碁、台泥等大型公司後,評論台達電:「台灣我看過最有耐心的公司。」

這家被媒體認為「很不性感」,對外說話不太吸睛,卻很有耐心的企業,經歷了一場怎樣的轉型之旅?

台達電內部人給了一個關鍵字:「十年磨一劍」。

轉投資雖沒章法,失敗居多!
卻奠定不當科技苦力、挑難的做路線

2021/1/7
台達電:316元
■去年營收2,826億元 EPS估逾9元雙創歷史新高
■台股第6大!市值近7,600億元打敗台塑、大立光
■過去1年股價大漲1倍創歷史新高價316元

2021/1/7
光寶科52.2元

註:股價自2020/1/30統計至2021/1/26
資料來源:PChome股市
整理:蔡靚萱

50歲低調電源器廠,股價、營收、EPS創新高!

(圖表製作者:蔡靚萱)|放大原圖

時間回到二十年前。

當時,台達電已經是PC電源供應器全球龍頭,享有二○%的高毛利率,卻已看到危機。原來,手機、筆電用電比PC還要少,當用電功率小,電源供應器單價就往下降。

「我們必須知道二十一世紀的市場上需要什麼、朝哪個方向開發,公司一定要變,一天也不能間斷,否則就會成為另一家迪吉多(註:已被購併)或王安(註:已倒閉)。」台達電創辦人鄭崇華在自己的口述傳記中回憶。

接下來的十年內,他親自領軍,投資了太陽能板廠旺能、顯示器冷陰極管廠翰立、還跟普利司通合作生產電子紙。二○○三年再購併歐洲大廠Ascom旗下電信電源部門,做了大量的技術投資。

然而,這些轉投資,並不順遂。旺能已經合併給聯合再生公司、翰立已解散,電子紙也已停止生產。首次進行大型跨國購併,Ascom則在五年的痛苦磨合後,才開始轉虧為盈。

對比同一年創立、也生產電源供應器的光寶,光寶在那十年,則完成了子公司四合一,擴大公司規模,並購併芬蘭手機殼廠取得諾基亞(Nokia)訂單。

「與光寶集團相較,台達電的保守性格就更為明顯。」「台達電在轉投資部分,表現是乏善可陳。」當時,媒體這麼批評台達電。

當對手聰明利用購併取得訂單時,台達電卻在涉獵技術。前者鐵定有營收規模,後者失敗機率卻高。

甚至,為了專注涉獵新領域,二○○七年台達電還割捨了低毛利的電視組裝代工,把索尼(Sony)送上門的液晶電視代工大單,連同台達電部分研發人員,一起割讓給緯創。由於看好雲端儲存,在二○○二年高峰放棄了當紅的光碟機事業,將碩博士級人才轉調做工業自動化研發。

第一階段,台達電用了十年,二○一○年,他們才走入第二階段。

這年,台達電決心專注做工業品牌,從電源供應器製造商,轉型為能源解決方案的提供者,鄭崇華的兒子鄭平,是關鍵領軍者。

畫面,轉到二○一九年的漢諾威工業展,這是疫情急凍所有展會前,全球最大的工業產品展。台達電租下了公寓大小、隔成了兩層樓的攤位,氣勢不亞於知名國際大廠,因為他的對手,就是離攤位咫尺之遙的瑞典公司ABB,這家企業在自動化、機器人與能源產業,都是領頭羊。

位於荷蘭阿姆斯特丹的台達電歐洲總部,大門外就是電動車充電站,整棟大樓成了自家科技的最佳展示場。

位於荷蘭阿姆斯特丹的台達電歐洲總部,大門外就是電動車充電站,整棟大樓成了自家科技的最佳展示場。(攝影者:郭涵羚)|放大原圖

2019年德國漢諾威工業展,台達電一邊展出電動車與充電樁,一邊自動化手臂串接智慧工廠管理軟體,呈現雙軌轉型成果。

2019年德國漢諾威工業展,台達電一邊展出電動車與充電樁,一邊自動化手臂串接智慧工廠管理軟體,呈現雙軌轉型成果。(攝影者:郭涵羚)|放大原圖

磨一把十年後最利的劍
不說虧損,說投資!電動車一磨十三年

■奠定基礎
1971:成立
1988:股票掛牌上市
1992:赴中國東莞設廠
1996:獲評選認證為PC電源供應器龍頭

■第一階段轉型:轉投資試錯
1999:開設翰立光電投入顯示器事業(已解散)
2002:結束光碟機事業,同年投入自動化事業
2003:以37.5億元買下歐洲大廠Ascom旗下的電源部門
2004:轉投資太陽能板廠旺能(已出售給聯合再生)
2008:投入開發電子紙(已結束生產)

■第二階段轉型:專注朝單一路線深耕
2010:品牌元年,從ODM走向系統整合方案品牌,推動組織改造喊出「One Delta」
2012:世代接班,海英俊接董事長、鄭平成為執行長
2015:以170億元購併挪威Eltek,躋身電信電源龍頭,此案獲年度最佳海外購併獎
2017:組織第2次改組,為創辦以來最大的組織改造
2019:公開收購泰國上市的子公司泰達電

■開始收成期
2020:5G、電動車、自動化與資料中心商機齊發,獲利創歷史單季新高
電動車打入福斯等車廠供應鏈,充電樁也獲寶獅雪鐵龍採用,並拿下越、荷、俄國等地資料中心訂單

資料來源:台達電年報 整理:蔡靚萱

以前,台達電生產的主要是電腦、筆電、手機電源供應器,現在,他們會針對充電停車場提出方案,從充電樁、太陽能發電、付費金流、到用戶端的App,全都提供!例如,日本出光興產旗下連鎖加油站,就以此方案蓋起了充電站。

為了顯示自己的能源管理能耐,它位於荷蘭阿姆斯特丹的台達電歐洲區總部,也全面改造。

這個三十年老屋裝滿了台達電自家產品,屋頂上有太陽能板,門口有充電樁,由智慧門禁自動辨識車牌守門,迎賓玄關特別秀出智慧建築系統,展示系統如何自動為無人的會議室關燈,甚至還能特別調高建築某個角落的空調溫度。「整座建築物,就是一座超大的產品展示場。」台達電歐非中東區行銷主管蔡雅琳說。

甚至,為了及時解決客戶問題。台達電北至挪威、南至南非、澳洲,都有據點。

「台灣人在這邊的價值,是我們知道總部由誰負責(該業務),還可以串聯不同的溝通與文化。」一位台達電海外台籍員工說。歐洲人不加班,任勞任怨的台籍員工就自願擔起下班後的溝通業務,清晨的電話會議是常態。

從做製造,到做服務,還做客製服務,這對台達電人是很大挑戰。

電動車方案事業群總經理唐修平,從三十年前在台達電做零組件,到現在做電動車方案,最能體會差異。他舉例,每一家車廠都有自己的平台,搭配不同車體結構,對產品的要求都不同,「隨便一個案子都要二、三十個工程師,那我有多少工程師?」

最後,他們才找出方法解決,比如,車載充電(編按:能將交流電轉為直流電儲存在電池中的裝置)這個產品,可將線路拆解成不同功能,標準化做成模組。當不同客戶提出需求,即可用設計好的現成模組拼湊再改,不須從頭開始。既可讓工程資源利用發揮到極致,也可加快設計,「其實不光我這單位,台達電許多新舊單位都投入智慧設計。」唐修平說。

服務要做透徹,就要做新的事,為了不讓新事業初期因為不賺錢而夭折,內部還發展出培植計畫。

唐修平分析,產品生命週期裡各階段,包括成熟的、下滑的、成長的、剛在導入階段的產品,台達電都有。不同部門各有使命,如電動車負責未來成長,不管獲利就是要衝,電子零組件等守成單位則負責將營運最優化,以最有限資源產生最大報酬。

在台達電,隨處可見虧損多年的新興事業,例如電動車發展了十三年,到現在才要開花結果,它由當年背投影電視技術轉進的8K超高畫質投影技術,也仍在推廣中。「我們內部不會說虧損,會說是投資。」唐修平說。

它也會遭遇,新事業還沒長出來,舊事業獲利能力就降低的挑戰。而台達電人的邏輯還是:那就解決問題啊!

他們因此又長出新能耐:自動化智慧製造。唐修平舉例,他們開發類似製程可共用的自動化機器,以更多機器人幫忙生產,這讓他們舊事業更具有獲利能力。

現在,台達電的智慧製造成績單十分驚人。以台達電中國華東與華南兩處生產基地導入智慧製造的成效為例,其產能提升七成、直接人均產值提升三倍到五倍,甚至生產所須占用樓板面積還減少了三五%。

「舊事業成本要下降,才能夠繼續支撐公司的獲利率。這,就是雙軌轉型。」李吉仁解讀。

不活在別人進度表裡
做新嘗試有「不差一雙筷子」心理準備

十年時間,台達電把新事業版圖展了開來,瑞信證券分析師陳柏齡一月初發表報告,給予買進評等。

她細數:電動車業務雖只占五%營收,但由於台達電能供應其中充電、馬達、馬達控制、風扇零組件,產品線廣,能多方搭上電動車普及潮流。而今年景氣回溫,有助工廠自動化、智慧建築採購。台達電的電信電源龍頭地位更能大吃5G商機。

從你用的電腦與手機,到你住的空調與照明,或是你未來開車使用的充電方案,它都有一席之地。甚至,向來是吃電怪獸的資料中心,因遠距趨勢而數量大增,也讓台達電對此推出的節能管理更有市場。

唐修平說,綜效正在出現。例如他對車廠客戶簡介公司時,正煩惱如何藉自動化降低成本與錯誤率的車廠,就對自動化表示興趣。還有一家歐洲車廠表示未來自駕車將需要大量雲端運算,打算自己建置資料中心,讓他趕快安排後續接觸,「你知道嗎?那是一股很可怕的力量。」

更有意思的是,他延伸的事業,全都圍繞在跟節能環保相關,正好扣住當紅的ESG(Environmental, Social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,環境、社會與公司治理)議題,定位很漂亮。

回過頭來,現在的台達電,股價已是光寶的五倍多。光寶當年轟動的轉投資,如芬蘭手機殼廠,已提列減損,整個集團才剛經歷了數年的瘦身切割。

台達電的故事,可以為我們所有人帶來什麼思考?

與其說是趁早在高峰轉舵,不如說是,別活在別人的進度表裡。
台達電人的時間感,跟別人真的不太相同。

當其他企業都忙著衝百億,甚至是千億營收,它卻先推掉營收大,但低毛利的螢幕生意。鄭崇華曾自述,這讓台達電延至二○○六年,才突破千億營收關卡,「一般人喜歡用百億、千億來評斷成就,但我的想法比較不一樣,我認為重要的是做高附加價值的事。」

別人頂多忍受虧損兩、三年,但台達電對新事業的收成預設期,常以十年起跳。它設定傳統代工業務要低於五成的目標,也提前用七年達標。

「台達電的特色就是,家裡多一雙筷子沒有什麼差別,」李吉仁分析它的邏輯:先挑高價值的事做(編按:多年來毛利率維持二○%到三○%),公司就有餘裕養出新生意。

時間感拉長的魔法是:它能把失敗,醞釀成未來的養分。

比如,現在占台達電營收約一成五的自動化業務,是從結束光碟機事業轉派人力成立的。現在能拿到日正當中的5G電信電源訂單,是源自二○○三年跌跌撞撞的Ascom購併案。

當初,購併Ascom電源部門,台達電比預期多花兩年,才讓該公司開始賺錢。因為當時它正逢業績成長,無法派出太多主管人力全職去接管,只能採兼任管理。中間還發生關掉效益不佳的德國廠時,被原本同意被資遣的員工,反悔告上法庭的狀況。那次之後,台達電已學會「溫和接管、密集溝通」,讓它後續的七宗購併案,整合更順遂,成為近年海外購併最頻繁的台灣企業。

時間感拉長後,你也會更敢投資未來,因為攤平後,付出會變值得。

比方說蓋一個需要驗證的實驗室,動輒需要十億元,在台灣,更大的企業恐怕都會考慮再三,但在台達電討論完就行動,「這部分管理階層不會斤斤計較,反而會鼓勵你要趕快把資源就定位,如果考慮今天不要虧太多、不敢投資,就沒有未來。」唐修平說。

五十歲的台達電,不能活在速成的時間感裡,因為它未來要打的戰爭,對手是有百年歷史的西門子、ABB等大廠,規模是它的數倍大。李吉仁估計,它下一個十年,應該還需要一個大整合,才能再長出一個跟當初PC電源般市場夠大、成長夠高的事業,讓它成為在產業中有「不可或缺性」的護國神山。

你呢,如果給你十年磨一劍的抉擇,現在起,你會專注做好哪一件事?又會選擇不做什麼?想透並且做透,十年之後,你就能成為職場與商場上不可或缺的角色。

轉骨有成!它降低舊事業比率,EPS反增

(圖表製作者:蔡靚萱)|放大原圖

市面上已有車廠推出,關鍵零組件全由台達電供應的車款。電動車方案事業群總座唐修平透露,今年將有更多車款進入量產。

市面上已有車廠推出,關鍵零組件全由台達電供應的車款。電動車方案事業群總座唐修平透露,今年將有更多車款進入量產。(攝影者:程思迪)|放大原圖

本文完
免費訂閱!
商周最新出刊報‧隨時掌握最新趨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