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政者不必劃地自限

陳水扁先生當選總統以來,言行有板有眼,布局可圈可點,值得國人慶幸。除了以大格局籌畫有為有守的新內閣之外,甚至在有關兩岸的議題上,也甚能掌握要點。以「台灣心,中國情」,抓住「民族感情」做基礎;以「老莊哲學」,發揮「以小處大」的原則。殊屬難能可貴。

接下來,大家注目的焦點,當然是五二○就職演說了。在這件事體上,陳水扁顯然感受到極大壓力,因此呼籲各界不要期待過高。他強調,在全民沒有形成共識前,他個人沒有資格,也沒有權利,對「一個中國」問題,做出正式的、完全的、令人滿意的回應。這樣的陳述,表面上邏輯嚴謹,實務上,卻有點「言重」了。簡單說,所謂「全民共識」要如何形成、到什麼程度才算數?所謂總統在這議題上發言的「資格」和「權利」,又分寸如何拿捏?所謂「正式的」、「完全的」何所指?所謂「令人滿意的」,對象又是誰?在在值得推敲。推敲的空間也夠大,並非完全不能「期待」。

從過去的經驗看,「兩蔣時代」雖強烈反中共,「一個中國」卻毫無疑義。李登輝時代的前半段,基本上處於「一個中國,保持模糊」狀態。當時我方也有「一個中國,兩個政治實體」,或「一國兩府」等等表述;中共方面,雖不見得認同,卻並無強烈反應。當時中共並未熱中於表述他所定義的一個中國,並未顯露兩岸問題解決的急迫感,更未強調以武力解決歧見的態度。因此可以說,「一個中國,保持模糊」曾是兩岸主政者的默契。大陸的民意對此並無意見,台灣的民意,則除了民進黨支持者中有強烈台獨意識的少數之外,基本上也有共識。其後,經歷「司馬遼太郎」事件,「李登輝訪美」事件,兩岸關係惡化。中共和台灣雙方開始熱中表述「一個中國」,於是他說「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省」,我說「特殊的國與國關係」,終至南轅北轍、雞同鴨講。在這樣的過程中,台灣主政者從未徵詢過民意,而民意對「一個中國」的意涵,也隨著兩岸關係的惡化,越來越無共識。

...本文未結束

免費訂閱!
商周最新出刊報‧隨時掌握最新趨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