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學術理論及國外實證為新制度把脈

交易新制將使台股更沉重?

證交所七月起實施的四項新制固然立意良好,卻將增加市場交易成本,投資人期盼的是,什麼時候才輪到降低證券交易手續費登場呢?

■台灣股市的散戶比重高達八成,散戶的動作和噪音有效提高台股的市場機制。 (攝影者.楊文財 )

台灣證券交易所自七月一日起實施四項交易新制度,包括取消成交 價上下兩檔限制,盤中瞬間價格穩定,收盤五分鐘集合競價,及揭露 最佳買賣價格的委託未成交數量。明白地說,這些措施全是為了主力 作手而來,格局雖然不大,立意倒也端正。不過,證交所硬是要說這 些措施是為了促進台灣證券市場邁向國際化及自由化,並使交易制度 更有效率,則是違反現今學術理論及實證結果,在此不得不說個明白。

首先,集合競價多半用在開盤,收盤五分鐘集合競價全球少見,所 以連同揭露最佳買賣價格的委託數量,證交所是要主力作手「開牌打 麻將」,難以作牌。可是在一個開明社會裡,要從證券交易依證據起訴 主力作手並不是一件難事,關鍵只在於主事者有無政治擔當,這道理 就像是要不要起訴羅福助不在於是否有充分證據,而是看誰當總統 。所以,改變交易制度來封殺主力作手並非正途。

收盤前五分鐘集合競價

...本文未結束

免費訂閱!
商周最新出刊報‧隨時掌握最新趨勢